诗酒趁年华 金葚宝带您品味古诗词中的酒文化

诗酒趁年华 金葚宝带您品味古诗词中的酒文化
中国是一个以诗传世的古国,又是一个盛产名酒的古国。诗人多爱饮酒,这是自古以来不争的事实。掀开历史的长卷,不难发现,历代文人墨客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得意之时,酒来助兴,映出英雄本色胸襟;潦倒落魄之际,酒来遣愁,抚慰谪客征人忧郁凄怆心怀。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绵绵不绝、无尽无休,滋润着诗人或豪放或深沉或缠绵或愤激的心灵。
那一首首浸润着生命本真的诗词如一坛坛佳酿,历久弥香、醇厚悠长,依然陶醉着品味它们的人们,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酒文化。
王翰《凉州词》——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?
诗酒趁年华 金葚宝带您品味古诗词中的酒文化
诗的主人翁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,大敌压境,沉着应战。交战前夕,饮酒壮行色。
范仲淹的《渔家傲》也是一首借酒言志,报效国家的传世佳作。作者守卫西北边疆,遏制了西夏军对北宋的侵扰。
范仲淹《渔家傲 秋思》——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
离家万里守卫边疆,舍小家,护大家,唯有借一杯浊酒来消融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浓情。酒杯中,映出远方家乡的轮廓和亲人们熟悉的笑脸;心中,破敌立功,戍边报国的决心和志向却是更加坚定、深沉了。
这首词意境雄浑,情景交融,以其迸发的深沉的爱国之情,感染着、感动着历代有识之士,历久弥新。
《闻官军的河南河北》——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却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
诗人听到捷报喜极而泣,回家之心已是离弦之箭,一发而不可收拾。如此令人激动之事,不能无酒,于是诗人纵酒痛饮,且放声歌唱,而妻子更是愁云顿消,急不可待地收拾行李了。诗人狂喜之极,且歌且酒,兴奋的情绪随酒香溢出来,飘洒弥漫,陶醉了诗人一家,更陶醉了读者的阅读情绪。整诗给人以愉悦轻快的艺术体验,表现出魅力无穷的韵味。
诗酒趁年华 金葚宝带您品味古诗词中的酒文化
“莫笑农家腊酒浑,丰年留客足鸡豚”。这是诗人陆游在农家欢聚饮酒的热闹场景,语言简洁质朴,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,流露出作者热爱农村的深厚情感。
“彩袖殷勤捧玉钟,当年拼却醉颜红”。这是诗人晏几道与歌女欢聚饮酒时的景致,语言精雕细琢,措词婉妙,别具风格。
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。王维的这首《送元二使安西》,语言精练准确,意境高远,更表现出与友人别离的忧伤和依依不舍,情真意切,杯酒中浮现出二人的深情厚谊,成为送别诗中的千古绝唱。
面对光阴易逝、功业难成的感慨,苦闷者有之,达观者亦有之。心境相同,情怀各异,但无一不对酒情有独钟,借酒遣怀。
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。是曹孟德的苦闷,气魄雄伟,情感深沉,情调苍凉悲壮。
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。这是李白的达观,气势飘逸洒脱,展现出诗人豪迈奔放的性格特色和建功立业的执着精神,蓬勃激昂,催人振奋。
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多彩多姿,风格迥异,在浩浩荡荡的古典诗词长河中,熠熠生辉,璀璨夺目,承载了历代诗人细腻丰富,敏感多情的内心体验,陶冶了历代读者的心灵,传达和拓宽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,形成了酒文化特有的艺术魅力。
有酒必有诗,无酒不成诗,饮酒想起诗,赋诗想起酒。